2025-11-06 01:12:01 3次浏览
价 格:面议
常见使用场景与配置差异
不同场景对系统的配置要求不同,核心差异集中在摄像头和管理功能上:
场景 核心需求 推荐配置
小区 / 园区入口 快速识别业主车,拦截外来车 1-2 台高清摄像头(覆盖单 / 双车道),搭配本地数据库,支持黑白名单管理
商业停车场 自动计时收费,区分临时车 / 月租车 摄像头 + 收费终端 + 云管理平台,支持微信 / 支付宝扫码缴费,自动生成收费报表
单位 / 学校入口 严格管控进出,记录通行日志 双摄像头(正向 + 侧向)提升识别精度,联动门禁系统,支持远程审批临时车辆进入
核心选址标准
路面条件:选平直、无积水的区域
路面坡度需≤3°,避免车辆上坡时溜车,或下坡时闸杆起落因重力偏差导致定位不准。
避开低洼处,防止雨季雨水浸泡道闸底座和控制箱,缩短设备寿命;若无法避开,需提前做垫高和排水处理。
空间预留:留足车辆与行人的缓冲距离
道闸前方需预留≥5 米的排队空间,避免早晚高峰车辆拥堵到小区外的市政道路。
闸杆起落范围(横向)需与行人通道错开至少 1.5 米,防止闸杆误碰行人;若人车混行,需单独设置隔离护栏。
管理适配:靠近安保岗亭,方便人工辅助
道闸与岗亭的距离建议≤10 米,便于安保人员在设备故障(如识别失败)时快速上前处理,减少业主等待时间。
若搭配车牌识别,需确保摄像头正对来车方向,且无树木、路灯遮挡,避免强光直射(如正对西侧下午阳光)导致识别率下降。
不同驱动方式的升降柱,在响应速度、稳定性和适用场景上差异明显,需按需选择:
类型 驱动方式 核心特点 适用场景
液压升降柱 液压动力单元驱动 升降平稳、噪音低,防护等级高(多为 IP68),使用寿命长(可达 8-10 年) 政府大门、机场航站楼、大型商业中心等对稳定性和耐用性要求高的场景
电动升降柱 电机直接驱动 安装便捷(无需预埋液压油箱),成本较低,响应速度快(1-3 秒升降) 学校门口、小区消防通道、园区次要出入口等预算有限或需快速响应的场景
半自动升降柱 手动或钥匙开启 无电源依赖,结构简单,仅需人工操作升降 临时管
安装与使用注意事项
安装前期:做好基础施工
需提前预埋基坑,深度和宽度需根据柱体尺寸确定(通常基坑深度≥1.2 米),且底部需做防水和排水处理,避免积水浸泡设备。
液压升降柱需预留液压油管和电缆的预埋通道,确保动力单元与柱体连接顺畅,且远离高温或强电磁干扰源。
日常维护:延长使用寿命
每月检查柱体与地面的密封性,若发现缝隙需及时填补,防止杂物进入基坑;每季度清洁柱体表面,并用不锈钢保养剂擦拭,防止生锈。
液压升降柱需每半年检查液压油液位和油质,若油液浑浊需及时更换;电动升降柱需定期检查电机接线,避免松动导致故障。